6月4日下午,学校在科学会堂召开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工作暨2021年教学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全国全省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研究部署我校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安排年度教学任务,确保“十四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党委书记刘自康主持会议并讲话。
刘自康指出,要从三个方面认识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一是会议背景极其特殊,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自立自强成为现代化建设战略支撑,教育成为现代化建设基础工程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会议,是研究部署“国之大者”的会议;二是会议主题非常鲜明,是研究主责、主业、主旋律的会议,是专题研究教育教学、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工作,高扬培养人的主旋律,不折不扣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会议;三是会议影响相当深远,是影响全局,指向未来的关键性会议。
刘自康强调,要从三个方面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是要和庆祝建党百年特别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扎扎实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实际行动向百年大庆献礼。包括教学卓越奖的设立,也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体会收获,也是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体现。二是要和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结合起来。学校“十四五”规划是集全校智慧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蓝图,是指导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的行动纲领。各项工作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和“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从不同战线不同领域确保“十四五”规划落实到位,坚决防止“规划”变成“鬼话”。要对各二级学院的“十四五”规划逐一审查,程序不到位的重新走,内容不支撑的重新落。三是要和“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双一流”建设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的高校称不上一流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义、第一要务来抓。只要学生都一流,宁可学校不一流。
就抓好学校教育教学特别是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工作,刘自康谈了认识体会,提出了工作要求。
第一,兴本科,强硕博,畅通办学层次链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和本,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顶和天。没有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毛坯和种子。没有卓越的研究生教育,学校办学层次就上不去,国家核心竞争力也上不去。“卡脖子”问题归根结底卡的是人才,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
一是要扎牢“本”的根。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全面振兴我校本科教育,要树牢“三个地位”,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要落好“八个首先”,努力做到学校领导注意力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在本科确立。
二是要布优“研”的局。从国家看,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做大做强,处在从大国到强国的跨越期。要提前布局,做足功课,分享研究生教育建大建强的“大蛋糕”。从学校看,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的扩大,但对标一流大学仍有很大的差距。当前要以建好建强学科学位点为支撑,博士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力争“十四五”末期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50%,博士生翻一番,实现有质量的扩招目标。同时,优化人才培养类型布局,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工科院校,要继续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
三是要探索“通”的路。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专本硕博贯通是辽阳分校的成功经验,曾得到孙春兰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要求。要全面推广这个经验做法,打通本硕博通道。这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生源质量的治本之策。
第二,重育人,高质量,深化人才培养链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书要育人,育人要落地,落地要重学。
一是教书要育人,就是要把立足点放在育字上。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要处理好教与化的关系,努力做到止于至诚。教是传授知识,化是养成品德,此之谓教化。要坚持传道净化,授业助化,解惑感化,而“化”的关键是“诚”,是有情怀、有品质、有信仰,没有情怀的老师教不出有情怀的学生,没有信仰的老师教不出有信仰的学生,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化。如果上课只是打卡,讲课全凭心情,工作量才是“王道”,即使教了,又何以能“化”?要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努力做到止于至善。目前科研功利化,教学荒漠化,必然导致育人边缘化。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先有一潭水,这个潭就是永无止境的科学研究。坚守教学第一线,抢占科技最前沿,以科研反哺教学,此为善之善者。不仅要做科研,还要研究包括学生心理,教学方法,教学设施使用等关于上课的一切问题。要处理好教与艺的关系,努力做到止于至美。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教学呈现和教学内容同样卓越完美。掌控课堂考验的是教师的水平,而绝非是辅导员的管理。在教改上占先机、把准脉、踏实做,自然会结出累累硕果。教师首先要充电,要革新,改造课堂学习,推进教学革命。疫情带来的线上教学战果要扩大,要用最新最前沿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完善提升教学成果。
二是育人要落地,就是要把归宿点放在落字上。无论是三全育人格局,还是十全育人体系,归根结底关键是要落实落地,解决好喊口号多,抓落实少的问题。要开好用好思政大课,把思政工作队伍做大,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强。要做实做细课程思政,充分发挥“四个自信”研究中心指导作用,每门课程都要压实育人责任,挖掘育人元素,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思政。同时,要狠抓“三全育人”格局和“十全育人”体系建设,保证各领域,各战线育人实效。
三是落地要重学,就是把着重点放在学字上。要认识到立德树人的主要矛盾和第一因素是学生,教是通过学这个内因起作用的。本科生要打牢本的基础,研究生要明确严的定位,珍惜一生储能的关键时期,练好基本功,不要“快乐”的大学,不做“躺平族”。要善学,博学,真学,首先要学好专业,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实验,完成好每一次作业,这是走向社会的敲门砖,也是一生的看家本领。同时,要坚持“五育并举”,强体健心育美重劳。要强体就是要保持作息规律,上好体育课程,多到户外锻炼,既要泡图书馆,也要跑体育馆,不做“小胖墩”、“小眼镜”。要健心就是修身必先正心,聪明的大脑战胜不了强大的内心。要始终保持正念,学会达观,学会变通,学会应对变化,遇事不钻牛角尖,更不能走极端。要育美就是要把追求美作为完善自我,开心生活,创新创造的重要载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要重劳就是要发挥好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玉仁学院等载体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第三,严管理,优服务,打造教学生态链
教育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包括文化、制度、管理、保障四个方面,要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夯实保障,完善培育教学文化,打造教学生态链。
一是理念要新。工大除了有“家”文化,更应该有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内核”,也是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先导和保障。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提炼,一是要围绕立德树人主线进行提炼。二是要围绕“三个轮子一起转”总体布局进行提炼。三是要围绕“三本三一”进行提炼,即学生回归本分,一门心思练好“童子功”;教师回归本性,一牢本神干好“良心活”;学校回归本职,一以贯之种好“主责田”;四是要围绕突出问题进行提炼。有关部门要聚焦以上四方面内容,既要解决问题,也要健全机制,形成正面的教学文化来指导工作。
二是管理要严。学校是育人的阵地,不是养人的客栈。为了实现育人的高质量目标,学风、教风、校风都要立起来,严起来。要严格教学管理。给“水师”脱“水”,给“金师”添“金”,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要规范教学秩序,规范学习过程,把牢把严出口关,提升学业挑战度。要严格行为规范。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对学生管理全面从严,梳理修订学生管理制度,把日常行为规范起来,把学习要求严格起来。
三是机制要活。机制不活,事业就是一潭死水。体制不活,干事就缺少动力。教育教学改革要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本科改革美好蓝图不能成为畅想曲,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要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评价机制改革要积极跟进。不能像对待产业工人那样对待大学教师,定量和计件只会导致平庸。要对标中央教育评价总体要求,优化评价体系,树立鲜明的立德树人导向,夯实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改革要主动迈进。市场无情,操作有情。在主动推进学科专业调整的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核心利益和教师个体利益的关系,既要保障学校的利益和学生的前途,也要保障教师的饭碗,解决教师后顾之忧,消除生存危机。
四是保障要强。教学是个“良心活”,大学是社会良心的最后堡垒。一定要百折不挠地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不受绩效考核干扰,不受大学排名影响,加大投入,加强保障。经费要到位。对教育教学经费要优先保障,重点倾斜。硬件要配套。积极筹措资源,加强教室、宿舍、食堂包括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等全方位教学条件保障。软件要提质。积极推进智慧工大建设,为教学工作现代化赋能。重点要解决好学生宿舍免费上网的问题。同时,要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鼓励引导广大导师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组织要保证。要全校一盘棋,上下一个调,所有干部教师都要扛起育人责任,服务师生、服务教学,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坚持不懈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党委副书记、校长郭连军作了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工作报告。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八点要求。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二是要聚焦以生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要突出需求导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四是要坚守育人本位,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五是要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六是要开展质量革命,严把培养质量关口;七是要坚持开放办学,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八是要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办学资源保障。
党委常委、副校长袁晓光作了2021年教学工作报告。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徐思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贾丹平、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柯丽分别从师生代表和基层教学单位代表的角度畅谈了体会,进行了表态,发出了倡议。
在校校领导,全体中层正职干部,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师生代表和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还以视频会议形式在辽阳分校设立了分会场,并对全校广大教职工进行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