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学校召开“七个工大”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听取“七个工大”各项目组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党委书记刘自康主持会议并讲话。
在听取各牵头校领导汇报后,刘自康就“七个工大”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重点提出了要求。
在建成特色工大方面,刘自康指出,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生命,要以特色为前提,抓关键环节,抓具体举措,在吃透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把任务进行年度分解,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一是要定好位不越界。“七个工大”的每一个工大之间既是1/7的关系,也是7/1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项目组要坚持务实与务虚相结合,深入研究,分兵把守,长板要更长,优势要更优,把任务分工研究透。要逐字逐句认真研究,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有所遵循。二是要破好题有进展。每一个工大的表述都是党委经过认真研究、精准措辞写到规划文件中的,既是宏伟蓝图又是具体措施,要认真领会,把准坐标,精准破题,持续推进。三是要抓重点出成效。要立足长远,抓住重点,扭住问题“牛鼻子”,在此基础上,逐项推进。要找准问题症结和瓶颈难点,在落实过程中逐步对文件进一步完善。要把握以工为主的内涵,明确具体措施和目标定位;强化工科的实践育人功能,使工大成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摇篮;科学谋划沈阳主校与辽阳分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实现错位发展。
在建好人文工大方面,刘自康强调,文化建设是指引,是旗帜,也是我校的薄弱环节,要坚持文化前行,为其他工大建设注魂,为一流大学建设注梦。一是要抓住几个创新点开局。“四个自信”研究暨课程思政指导中心的成立,为我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灵魂,要以此为契机,发挥我校文科辐射作用,为“七个工大”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二是要拎出几个关键点牵引。要坚持以生为本,持续浓郁“家文化”氛围,建立应急扶困专项基金,构建扶危济困的长效机制,竭力免除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要建强中德知识产权学院和辽宁知识产权研究院,为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更好的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三是要加强几个薄弱点夯基。工作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论,要学会“弹钢琴”,抓重点,既要抓已经有基础的,扩大战果,也要抓薄弱的,克服瓶颈,工作才能平稳向前推进。要找准人文工大的薄弱环节并做实做强,既鼓舞士气,又夯实基础。只有抓好创新点、关键点和薄弱点,才能推进工作科学有效落实。
在构建开放工大方面,刘自康指出,关键是在“着力”上下功夫,前提是“走出去,引进来”,核心词是“服务”和“合作”,价值取向是市场化,目的是要办活,破解目前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要深化境外开放。国际交流合作是目前我校最大短板,要整合本生国际学院与留学生学院资源力量,循序渐进,逐步推进。要抓重点,讲诚信,取信于师生,挤掉“水分”,挤掉“泡沫”,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二是要加强国内开放。以省内开放为主,巩固夯实现有的“校地、校企、军民融合、国际合作”四大板块,以科技领域为牵引,通过科技服务体现学校社会责任,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贡献工大智慧。三是要加大校内开放。要用活办公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统筹管理重大财政专项,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在规建智慧工大方面,刘自康强调,智慧工大主要是根据辽宁数字强省战略提出的,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实现物理空间、业务领域、服务环节、数字资源等方面的全覆盖。一是要解决碎片化。要解决物理空间、业务领域、服务环节、数字资源等方面的碎片化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二是要增强便利化。无论是数字化,还是智能化,根本在于服务便利化,网上就能办。要结合“放管服”改革,继续打通业务办理壁垒,实现服务便利化。三是要提高智能化。内涵发展数字先行,要完善数据管理体系,打破数据壁垒,做大数据资源,充分发挥数据辅助决策分析的效能。
在共建和谐工大方面,刘自康指出,一是要用治理引导和谐。没有干部的和谐就没有全校的和谐,要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要用改革促进和谐。各项目组牵头的改革都要稳步向前推进。三是要用制度保障和谐。评价机制改革、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等各领域改革都要同步推进,用改革来保障和促进和谐工大建设,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创建美丽工大方面,刘自康指出,美丽工大的重点在于打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要增强校园的现代感、文化味和思想韵律,打造功能完善、设施先进、赏心悦目的花园式、公园式大学校园。
最后,刘自康强调,“十四五”战略目标是经过学校党委认真研究、科学论证,立足国家宏观战略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精心擘画出的美好蓝图。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以对党的事业和学校发展高度负责的政治站位,逐条逐项研究规划内容,对规划内容进行再学习再研究再领悟,统筹长远和当前,把五年的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年,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逐项抓落实,积小胜为大胜,确保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一流工大。
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